白沙县全称为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是目前海南省人均拥有土地面积最多的县,它坐落在黎母山脉中段西北麓、南渡江上游,东邻琼中、南接乐东、西连昌江、北抵儋州,总面积为2117.73 平方公里。
1、地形
地处五指山腹地,地势陡峻,东南高,西北低。境内地形由山地、盆地、丘陵和台地构成。东南部山地面积132.99万亩,占总面积的41.9%;东部盆地面积61.44万亩,占19.3%;北部丘陵地面积91万亩,占28.6%;西北部台地面积32.23万亩,占10%。境内地形起伏较大,500~1000米的山峰有440座,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有22座,主要有:鹦哥岭、马域岭、斧头岭、白石岭等。其中以鹦哥岭为最高,海拔1812米,为全县最高峰,是海南岛第二高峰。
2、气候
白沙县属热带季风性气候,高温多雨,光热充足,全年日照2056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21.9℃~23.4℃,年平均降雨量1725毫米,山区气候特点突出。由于境内地形复杂,东南部多雨,西北部少雨。雨量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5%。11月份至翌年4月为旱季,雨量仅占全年雨量的15%。干、湿季节明显。
3、河流
县内主要河流有南开河、石碌河、珠碧江,为海南有名的三大河流。南开河发源于境内青松乡南部的南峰山,是南渡江上游河段,自西南向北贯穿东部,经牙叉镇注入松涛水库,再东流至海口入海,流长194公里。石碌河发源于青松乡的斧头岭,自南向北流经青松乡,折向西经金波乡注入石碌水库,继续西流汇合昌化江入海;珠碧江发源于县境中部的南高岭,流经西北部进入儋州市境海头镇注入北部湾,境内流长78公里。由于境内多是山区性河流,一遇暴雨,山洪爆发,流量骤增,枯水期水量锐减。
白沙县于民国24年5月(1935年6月)建置。县名“白沙“源于洪武年间,儋州“薄沙峒”(即今白沙镇道阜村附近)此地名,建县时取“薄沙”之谐音命名“白沙”。建县前,白沙境地主要分属儋县、琼山、昌江、陵水、定安、感恩、崖县等。1935年建县后,全县设3个区,36个乡。1958年撤区并乡,成立13个乡,1个镇;同年10月实行“政社合一”,成立6个人民公社;11月底并入东方县,原白沙境内设白沙办事处。1961年6月,恢复白沙县建制,调整为10个公社。1987年4月撤区建乡,设14个乡镇,9个国营农场。
目前全县共有11个乡镇,421个自然村。白沙县县政府所在地为牙叉镇,距三亚市172公里。
1、牙叉镇
牙叉镇是县城所在地,位于白沙县中部偏东,是白沙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辖13个村委会、3个社区居委会和3个经济场,共有94个村民小组。2008年,全镇总人口38049人,其中农村人口2.1万人,流动人口2249人。橡胶、木薯、甘蔗是牙叉镇农村的三大支柱产业。农民人均收入2500元。
产业:“老三样”甘蔗、橡胶、木薯产业进一步发展,全镇甘蔗种植总面积达15792.8亩,比2007年增加2150亩,预计总产量5.7万吨;全镇橡胶种植面积37892亩,其中新增400亩,干胶总产量1986吨;木薯种植面积6700亩,预计总产量14835吨。水果瓜菜、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水果总产量1688吨,蔬菜总产量7899吨,畜禽肉类总产量2715.33吨,淡水产品产量830吨。在“新三样”方面,积极与县有关部门以及百富源公司加强沟通,发动群众备地,发展竹、藤、南药产业。我们以九架、牙炳、南仲为示范点,种竹2300亩,种藤910亩,南药550亩,“新三样”等特色产业得到加快发展。积极发展打工经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累计2872人。
旅游资源:松涛水库、九架岭、仙婆岭、红山外
2、邦溪镇
邦溪镇位于白沙黎族自治县西北部,东南距白沙县城53公里,225国道(海榆西线)穿境而过,环岛西线高速公路邦溪出口路、225国道、邦(溪)什(运)公路交汇其间,毗邻昌江、儋州等市县及农垦龙江农场、邦溪农场。辖6个村委会,31个自然村,41个村民小组,现有总人口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995人。 2008年农业总产值3964万元、工业总产值1800万元,人均收入为1038元。
全镇土地总面积127.5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2993.72亩,旱田面积3258.65亩,坡地面积18874.12亩,国家公益林13102亩,省级公益林1457亩,人工造林35000亩,全年平均日照量为2000小时,年平均气温23。C,降水量为1400—1600毫米。农村电网、道路覆盖率均为100%。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海南坡鹿,矿产有碳岩、花岗岩等。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橡胶、甘蔗、水稻、木薯、瓜菜等农作物为主。
旅游资源:万亩天然橡胶林示范基地、坡鹿保护区、珠碧江
3、七坊镇
七坊镇位于白沙县西北部,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有那来岭、白打岭、三盆岭和马岭,西部有打金岭,北部较为平坦。“七坊”一名在明朝时期周汉人吴典在长龙村委会三升村周围兴办七间土糖作坊而得名。
全镇土地总面积 25万亩,林地面积50.1万亩,其中国家公益林30245亩,省级公益林9167亩,人工造林3680亩,农村集体土地面积 44872亩,耕地35013亩,橡胶58200亩,木薯10000亩,甘蔗15000亩(坡地6540亩,下水田8460亩),其他作物4860亩。
全镇总人口22659人,主要民族有黎族、汉族、苗族。全镇人均收入 2016元。
旅游资源:阜喜温泉
4、金波乡
区位:金波乡位于白沙黎族自治县的西北部,全乡区域总面积116平方公里,距离县政府驻地牙叉镇约53公里,土地界域东邻青松乡,南邻霸王岭昌江县七叉镇,西接石碌水库及昌江县境内的国营红林农场五队,北邻七坊镇,周围跟国营金波农场交错结连在一起。
地形:金波乡是一个地处周围环山的盆地之中,四周被有海拔高800~1400米的山岭环绕着的一个乡。水资源较为丰富,大小溪流较多,昌化江主、干支流之一的石碌河(在金波乡境内又称为南域河、南叉河),其发源于金波乡境内南部山区,又是石碌水库水资源主要补充河流,同时也是金波乡、国营金波农场和昌江县农业生产主要灌溉用水及县城石碌镇附近农场、农村群众日常生活用水的重要供水河流。
经济:金波乡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农业主要以橡胶、甘蔗、木薯等三大传统产业为主,其次为种竹和造林。发展农业的土地资源比较优势,土地总面积39082.2亩,其中耕地总面积为11488.4亩,水旱田面积为2620亩,坡地6425亩,橡胶种植面积达11969亩。
旅游:金波乡有3个尚待开发的旅游景点。一是位于石碌水库上游旁边国营金波农场二队的山岭,具有“小桂林”的美称,是有可开发供旅游的好地方。二是金波乡境内的石碌水库上游地区,每年8月份开始至次年2月份是台风暴雨季节,石碌水库库容水位积蓄上涨,石碌水库库区更是一个乘坐游船度假旅游观光山水的好地方,如能合理规划开发利用好,更是别具特色,到此一游的客人还能吃上放养的口味佳美的水库桂花鱼和罗非鱼等。三是金波十五队附近有一个自然形成的长20米、宽10多米、坡度30º左右的大石块,山水从此石块流过,在石块底下有一个小水潭,形成一个自然的滑梯。
5、细水乡
细水乡位于白沙县城东部,东与琼中县接壤,北与儋州市毗邻,南与元门乡交界,西连牙叉镇。地势四周高,中间底,状似盆地,南湾河、南春河是细水乡的两大水系,均由南向北贯穿境内流入松涛水库,细水乡因境内河流多、水流细小而得名。
全乡土地面积342960亩,境内有林地面积281227亩,森林覆盖率达82%。农村集体土地面积60139亩,水田面积2435.2亩,旱地面积558.58亩。细水乡主要作物有橡胶、甘蔗、木薯、竹子、南药、香蕉、花梨树、马占树、小叶桉以及养殖业等。
主要民族有黎族和汉族。黎族人数503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4.2%,汉族人口312人。
2008年全乡农业生产总产值1798.4万元,服务业总产值360.4万元,财政总收入29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万元),全乡农民人均收入1150元。
6、元门乡
交通区位:位于白沙县东南部,东邻细水乡,西靠南开乡,南与琼中县交界,北与牙叉镇接壤,距县政府所在地牙叉镇9.6公里。素有白沙县的“南大门”之称,西线通往海南中部琼中县的唯一道路就经过元门乡,道路交通的特色也铸造了元门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面积人口:全乡土地面积198.39平方公里,总人口7379人,其中黎族人口6732人,农业人口有5860人,下辖6个村委会,42个村民小组。全乡现有耕地面积5600亩,其中水田面积4873亩,坡地面积267亩。
社会经济:2008年,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水稻、橡胶、甘蔗、木薯等传统支柱产业,全乡橡胶种植12741亩,实际开割6830亩,年产干胶450吨;种植甘蔗7300亩,总产量达3万吨;种植木薯1950亩,粮食总产量1563吨。大力发展竹产业和水果等新兴产业,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种植荔枝、龙眼1290亩,收获730亩,总产量117吨;竹1530亩;藤5777亩;南药803亩,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全乡国内生产总值1416.7万元,财政总收入425.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756元。全乡初步形成种养、加工、运输相结合产销一条龙服务的农村经济体系,大力发展山区特设农业。
产业特色:元门乡共有种竹基地两个,水果基地两个,在新兴产业链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根据县委、县政府对新的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元门乡在新的一年里,稳步发展橡胶、甘蔗、木薯的“老三样”;大力推进竹产业的发展,目前,元门乡的竹产业种植情况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效,此项产业工作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一致表扬。
旅游资源:红坎水库、瀑布、热带雨林峡谷
7、南开乡
南开乡位于南渡江的源头,距白沙县城29公里,东与元门乡相连,南与五指山市毗邻,西与昌江县、乐东县交界,北与牙叉镇接壤,是一个“老、少、边、穷”的黎苗族山区乡,也是白沙黎族自治县四个省定贫困乡镇之一。全乡辖5个村委会,27个自然村,其中26个黎族村,1个苗族村,文明生态村4个,总户数1131户,总人口4737人。全乡占地面积322平方公里,为白沙县总面积的近六分之一,林地面积48万亩,其中天然林38万亩,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89%。人均收入860元,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全乡4737名群众还没有脱贫。
旅游资源:南开乡山多地广,资源丰富,以什付村为起点,高峰村为终点,沿途有南开河、原始森林,南开石壁等原生态自然风光。境内有海南珍稀植物的花梨木、母生、柚南、柚丹、见血封喉等,有省、国家级保护动物金钱龟、水鹿、穿山甲,狗熊、眼镜王蛇、蟒蛇等珍稀动物。此外,民间艺术也源远流长,广为流传的有黎族民歌、土鼓舞演奏及图案别具风格的黎族服饰等。
8、青松乡
区位:青松乡位于白沙县西南部,地处霸王岭东侧,东连牙叉镇,西与昌江县交界,南低南开乡,北邻七坊镇,距白沙县城50公里。全乡土地总面积276.5平方公里,大部分属于国家天然林保护土地。境内清山水秀,森林覆盖率达81%,是南渡江,昌化江的水源地,也是海南省最贫困乡镇之一。
资源:青松乡境内物种丰富,有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黑冠长臂猿、苦丁茶、母生树、油丹、花犁木等珍贵热带植物。全乡经济作物以橡胶、甘蔗、木薯、竹藤、南药为主。
特色产业:青松乡主要特色产业有南药智。益智与槟榔、砂仁、巴戟被称为四大南药,作为名贵的中药材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海南特有的植物。益智属半阴性植物(姜科植物),荫蔽度40%—50%为宜。喜温暖潮湿气候。益智管理粗放,易成活,病虫害少,一般种植后三年挂果,5—10年进入盛产期。
现全乡利用橡胶林下套种益智面积达4000亩,收获面积达1500多亩,年产量约10万斤,年收入达105万元。已成为青松乡继橡胶、甘蔗、木薯之后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全乡尚可利用橡胶林下套面积近2万亩,发展益智、砂仁等南药种植业潜力巨大。
经济和社会情况:目前全乡全力发展农业经济,主要发展经济作物橡胶、甘蔗、木薯,其中甘蔗种植面积达6420亩,木薯种植面积达6000亩。近年全乡大力发展南药益智种植,现正在橡胶林下大面积推广套种,预计面积达6000亩。按县委县政府的产业调整,正大力推广竹产业,发展种竹。全乡08年国民生产总值3163万元,同比增长5%;人均纯收入1593元,同比增长5%。
9、阜龙乡
阜龙乡成立于1971年,位于白沙县东北部,北邻儋州市,西与打安镇交界,南与牙叉镇接壤,面积64.22平方公理。全乡耕地面积5885亩,其中水田2152亩,旱田512亩;林地面积40068亩,地势西高南低,有可任河,南北吉河,查沟河三条河流,水源缺乏,土壤为砖红壤,赤红壤和山地黄壤,居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光势充足,适合种植各种热带作物和发展高效农业。
2008年全乡总人口5108人(黎族4757人,汉族247人,壮族104人)农业人口4717人,劳力2628人。主要语言为黎话、海南话、普通语、儋州话、粤语。
阜龙乡是革命老区乡,省定重点扶贫乡,也是白沙对外的重要窗口,全乡经济收入以橡胶、甘蔗和木薯为主。载止2009年7月,全乡共种植橡胶12559亩,甘蔗6512亩,木薯2800亩,全乡人均纯收入为1508元。
10、荣邦乡
荣邦乡境内古时有个“兵邦村”(即光村),因清绪十三年(1887年)清政府在此屯兵而得名,后人按儋州话改为荣邦。 该乡地势南高北低,南半部为丘陵地带,植坡茂密,土层较深,土地肥沃。境内最高点为大岭(220.8米),北部最低海拔31米,全乡土地面积89.8平方公里,荣邦乡位于白沙西北部,是个边远乡镇,距离白沙县城71公里,与儋州、昌江两个市县接壤,毗邻邦溪镇、国营大岭和儋州红岭农场,下辖5个村委会,19个自然村,31个村民小组,共1040户,总人口6400人,主要居住黎、汉两个民族,其中黎族村庄15个,汉族村庄4个,全乡95%以上人口皆从事农业生产,是个典型的农业乡,农业生产主要依靠橡胶、甘蔗和水稻。 200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1961元,是白沙县较贫困乡镇。
11、打安镇
打安镇位于白沙县中北部,东部、东南部与牙叉镇连接、东北部与阜龙乡连接、北部与儋州市连接、西边与七访镇连接,毗邻的单位有龙江国营农场、县属打安热作场和县属合资企业合水糖厂,总面积168㎞2,总人口12054人。
版权所有©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维护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党政信息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7723365 0898-12345 邮箱:bsxzfw@yeah.net
琼公网安备 46902502000101号 琼ICP备0500004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250004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维护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党政信息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7723365 0898-12345
邮箱:bsxzfw@yeah.net
琼公网安备 46902502000101号
琼ICP备0500004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25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