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关怀版

关于我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1-21 09:26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小   中   大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工作,是推动地方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2023年8月,省委书记冯飞来白沙调研时指出,白沙要紧扣“民族”和“生态”两个关键词,让民族文化更鲜明,让生态优势更彰显,积极探索白沙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2024年1月,刘小明省长在省“两会”期间到白沙代表团参加讨论时也强调,白沙要找准定位,发挥特色优势,打好“民族牌”“生态牌”,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极具黎族特色的新型城镇。黎苗民间传统文化和非遗保护利用纳入白沙县十四五规划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列入市县民族团结进步专项工作绩效考评指标范围,有力地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但我县相关职能单位乡镇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工作缺少责任感和紧迫感。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经费、机制、法治的保障,远远不能满足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需要;二是传承队伍后继乏人,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缺乏足够的民族文化自信,不少民族传统技艺、传统礼仪、民间习俗等日渐淡化,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被削弱,少数民族非遗技艺“人亡艺歇、人亡技绝”;三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化”水平不高,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城开发、乡村建设与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关系,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和宣传推广效果不明显,整体推进和保护力度不平衡。

为此,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行动自觉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全社会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行动意识,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二、落实工作职责,切实解决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保障问题各部门要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结合,认真谋划、科学编制好民族文化发展规划。要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制订加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要加快建立县级非遗保护专业机构,充实力量。要研究出台我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立法,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提供充分法治保障。

三、强化服务措施,努力夯实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工作基础文化管理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做好非遗项目申报、确定的服务工作加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保护和培养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在传承场所、传承技能培训等方面持续提供支持和保障研究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引导和支持传承人改进传承方式加大对民族文化专业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民宗、教育等部门要支持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更加紧密结合。

办理情况:

县旅文局2024年8月6日复函

一是加强地方立法工作,为非遗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目前,我县已出台4个条例办法,分别为:2011年出台《白沙黎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条例》、2015年出台《白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补贴暂行办法》、2021年出台《白沙黎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2022年出台《白沙黎族自治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二是组织开展非遗技艺培训,为非遗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人才基础。鼓励传承人成立非遗合作社、非遗作坊共16个,扩大非遗产业。其中,黎锦合作社5家,黎陶合作社1家,黎锦作坊4家,黎陶、酿酒、酸鱼酸肉作坊各1家,音乐工作室1家,骨簪工作室2家,社员共有200余名,2023年非遗合作社、作坊总体销售额达600万余元,带动了一批手工艺人灵活就业、居家就业,实现脱贫致富,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的发展。组织传承人进入我县20多所中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培训活动,培训学生1700余人。同时,组织成人黎锦技艺大赛和中小学黎锦技艺大赛,为我县非遗传承和保护发掘更多后备人才,已累计有900余人报名参赛,200余人获奖。

三是加大代表性传承人培养力度,为非遗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提供前进动力。县文化馆把握各类培训契机,先后选派200余人次赴县外开展交流学习,学习时间达190余天,有效提高非遗传承人从业水平。先后培养8名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入选“南海系列”,其中,南海工匠7人、乡土人才1人。鼓励非遗传承人以赛代训提高能力水平,积极动员非遗传承人参与,展示我县非遗保护工作成效。如“南海工匠”、黎锦县级传承人张潮瑛在2023海南自贸港女性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在2019年,“南海工匠”、黎锦省级传承人符秀英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就黎锦纺染织绣技艺进行专题发言,“南海工匠”、黎锦国家级传承人王瑞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法国巴黎进行现场展演。

四是推动优秀文艺作品的对外传播,创排一批优秀传统文艺作品。创作文艺节目49个,其中黎族舞蹈《黎苗欢庆三月三》、黎族舞蹈《三月欢歌》、舞蹈《寻梦三月》、舞蹈《一起跳舞吧》、舞蹈《好时间》、女子群舞《日出日落》等舞蹈34个;男声小组唱《磊工调》、黎族小组唱《越来越好》、男子组合演唱《喊山调》、歌乐表演《黎歌唱美新乡村》等歌曲12个;服饰秀1个:黎苗服饰秀《黎锦苗秀白沙美》小品1个:《乔迁之喜》;黎族山歌剧1个:《黎山恋歌》。其中原创黎族舞蹈《日出日落》入围2023年第14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终评并获得提名奖、获得2023年海南省第三届原创舞蹈作品大专业群舞组一等奖、入围2023年中国中南六省民族民间舞蹈大赛、荣获2023年海南省第五届南海文艺奖舞蹈类“南海文艺奖”。

五是举办群众性文艺活动,稳步推进文化惠民服务。2021年至今,每年举办“三月三”、“啦奥门”等民俗活动,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阅读分享会、“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文物宣传等群众性文艺活动465场;举办黎锦、民歌民舞、基层文博等主题培训班18期。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实际情况,加强非遗传承人培养工作,不断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维护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党政信息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7723365  0898-12345  邮箱:bsxzfw@yeah.net

琼公网安备 46902502000101号  琼ICP备0500004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250004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维护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党政信息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7723365 0898-12345

邮箱:bsxzfw@yeah.net

琼公网安备 46902502000101号

琼ICP备0500004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25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