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关怀版

央媒看白沙丨苗木如何成为富民强乡的“绿色银行”?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13 11:21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小   中   大

初秋的海南岛,阳光仍带着热带特有的暖意。

走进白沙黎族自治县荣邦乡的琼西苗圃基地,苗农李俊正蹲在连片的槟榔苗间,指尖麻利地拔除杂草;身后几株榴莲苗、菠萝蜜苗整齐排列,嫩绿的枝叶透着生机。他的胶鞋边缘沾着湿润的泥土,却丝毫掩不住脸上的笑意,开口便是好消息:“培育的榴莲苗,差不多都卖完啦!”

苗农李俊在打理槟榔苗(央广网记者 付美斌 摄)


土生土长的荣邦人李俊见证了本地苗木产业的升级:2016年他贷款80万元起步,如今每年收入达二三百万元,培育的榴莲、菠萝蜜等热带水果种苗及槟榔苗、草豆蔻苗不愁销路,“政府帮我们对接市场,心里特别踏实。”

“在荣邦种了30多年苗木,苗圃从几亩扩到30多亩,每年光劳务报酬就能发七八万元,周边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湖南籍苗圃负责人蒋星辉的话语里满是感慨。

苗农蒋星辉在检查苗木叶片生长情况(央广网记者 付美斌 摄)


从“散兵游勇”到“集团军作战”,荣邦乡的苗木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该乡以海垦龙江公司精品苗木基地为基点、琼西苗圃为核心,整合岭尾苗木基地及250余户居民的自营苗木,打造出占地2500亩的“苗木超市”,热带种苗繁育产值及保有量位居全省前列,成为海南西部规模最大的苗木交易中心。品种结构也持续优化,从早年单一的橡胶种苗,发展到涵盖芒果、槟榔、菠萝蜜等40多个品类130多个品系,现存苗量超1000万株,其中橡胶苗、菠萝蜜苗等销售量占全岛50%,菠萝蜜苗更是占据70%市场份额,“全国热带水果摊的种苗,在荣邦基本都能找到。”

苗圃内的种苗(央广网记者 付美斌 摄)


产销体系的完善让荣邦苗木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线下,海垦龙江公司基地打造“精品苗木基地”展示“新奇特优”品种,琼西苗圃聚焦橡胶苗、槟榔苗等市场热销苗,全年出售各类苗木超600万株,远销广东、广西、云南及越南、缅甸等国家和地区,装袋、嫁接、运输的完整产业链带动务工近1.9万人次;线上,乡电商联盟开展“1拖10”培训计划,组建8个村级销售团队,培养本土直播带货达人,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专场直播40余场,线上线下销售额超亿元。

苗圃内的种苗(央广网记者 付美斌 摄)


“党建+垦地+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更让苗木产业附加值显著提升。荣邦乡设立10个党员培育示范基地,整合土地、技术资源,在苗木基地配套科普展示、热带水果采摘园,开发“苗木研学一日游”线路,年接待游客超3500人次;通过举办苗木推介会、技术交流会等活动,推动产业与科普教育深度融合,产业附加值提高1.1%。

苗圃内的种苗(央广网记者 付美斌 摄)


苗木产业早已成为荣邦乡富民强乡的“绿色银行”。全产业链创造就业岗位80余个,村民利用割胶闲暇时间参与苗木培育、嫁接,月收入稳定在5000-6000元,2024年以来累计带动务工3万人次,脱贫户占比达30%,“荣邦苗匠”成为特色品牌。在林下经济领域,该乡培育适合本地的草豆蔻、益智、油茶等种苗900余亩,打造千亩级林下草豆蔻示范基地,橡胶林下套种益智每亩可实现2700元收益,油茶更是“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的长效产业。

俯瞰琼西苗圃(央广网发 受访单位供图)


荣邦乡正以蓬勃的苗木产业为笔,书写着富民强乡的高质量发展答卷。“我们将继续深耕苗木产业,联合科研机构引优种、推智技,以‘政府+企业+农户’模式让村民共享红利。”荣邦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钟宇思表示,下一步将聚力打响“白沙荣邦苗木”品牌,推动“种苗+鲜果+文旅”业态发展,让绿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常青树”。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维护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7723365  0898-12345  邮箱:bsxzfw@yeah.net

琼公网安备 46902502000101号  琼ICP备0500004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250004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维护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7723365 0898-12345

邮箱:bsxzfw@yeah.net

琼公网安备 46902502000101号

琼ICP备0500004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250004